商品售价(计划价)销售成本结转设置
本功能提供按售价(计划价)结转销售成本或调整月末成本。
用鼠标单击系统主菜单【期末】下的【转账定义】,再选择其下级菜单中的【售价(计划价)销售成本结转设置】,屏幕显示销售成本设置窗。
【项目说明】
n 差异额计算方法:分为售价法/计划价法。售价法:差异额=收入余额*差异率(商业企业多用此法);计划价法:差异额=成本余额*差异率(工业企业多用此法)。
n 凭证类别:所生成凭证的类别。
n 计算科目:由用户指定库存商品科目、商品销售收入科目、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进销差价科目四个科目。用户可输入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但输入要求这三个科目具有相同结构的明细科目,即要求库存商品科目和商品销售收入科目下的所有明细科目必须都有数量核算,且这三个科目的下级必须一一对应。
n 结转方式:提供两种转账生成分录的方式:月末结转成本方式/月末调整成本方式。
月末结转成本:有些商业企业月中发生销售业务时不计算成本,在月末按当月销售情况结转成本。生成凭证分录为:
借:成本 库存-差异
差异 差异额
贷:库存 收入余额(售价法)/成本借方发生额(计划价法)
月末调整成本:有些工业企业平时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即结转成本,到月末对成本及差异科目进行调整。生成凭证分录为:
借:差异 差异额
贷:成本 差异额
n 差异率:分为综合差异率/个别差异率。(注:综合差异率即按当前结转科目的上一级科目取数进行计算出当前科目的差异率,若当前结转科目为一级科目,则按该科目本身取数计算差异率。若当前结转的是项目,则按其隶属的科目进行计算。个别差异率即按当前结转科目或项目本身取数计算差异率。)
n 差异公式:提供[A+(-)B]/[C+(-)D]形式的计算公式。其中A、B、C、D由用户指定,运算符为“+”或“-”。A、B按差异科目取数,C、D按库存科目取数。A、B、C、D为取数内容,预置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净发生额]。初始预置一个常用差异公式。
提醒:
l 计算科目必须同构。允许有辅助核算,但只能是部门、项目。库存商品科目与销售收入科目的末级科目必须有数量核算。
l 若差异额计算方法为[计划价法],则[商品销售收入科目]与[月末结转成本]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