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咨询电话

0351-7336938

企业须知-小微企业资金链管理(2)

标签: 2016-02-03 

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先生认为,民营企业在具体操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第一,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首先,大多数民营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延长了产品生产所用的时间,也就减慢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不必要的资金被占用在生产领域中,所以,要缩短产品生产时间,进行技术改造完成设备升级是首要任务;其次,过去许多民营企业的生产模式是大批量单品种模式生产,而现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与客户要求的日益提高,小批量多品种将是目前的主要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要生产模式也需要转变,并且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本身就缩短了产品的生产时间,为企业节约了大批量的制造过程成本。

    第二,加强对存货资金的管理。民营企业要合理地确定材料采购经济批量,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库存商品要做到以销定产,就近销售,缩短库存周期,减少商品积压,不断降低销售费用。同时,也要严格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半成品的数量,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使在产品、半成品等在各个工序间顺利地流转,减少生产过程的停滞。

    第三,加强对现金的管理。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节约现金管理成本,做好对现金的回收和支出工作,重视对闲置资金投资,增加现金收益。

    第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降低坏账损失率。

    3.融资转型管理

    资本运营是企业分散投资风险,实现经营方式多样化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主要手段。当前,实施资本运营是中小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规模经济、推进组织和制度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有企业并购、股份制改造、无形资产运营、强强联合及战略联盟等。

    融资战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好坏,以往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主要有以下三大误区:

    第一,过于保守,完全靠自身资本积累,不敢进行融资。这类企业占有很大的比例,表现出一种过度求稳的状态。民营企业在“一次创业”时,由于规模小,多数企业可以自行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但“二次创业”则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需大额资金,而完全依靠“一次创业”时所积累的资金,则根本不可能进行“二次创业”,但许多民营企业过于保守,不愿再承担风险,最终走上衰败的轨迹。

    第二,贪大求全,过度购并。企业购并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兼并和购买另一家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从而控制,影响被购并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快速扩张的发展方式。许多民营企业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盲目求大,好似规模经济就是数量的简单相加,忽视了规模经济更是资本质的提高,即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得以提高。

    第三,“连锁融资”方式。主要是指一些企业为了贪图一时的快速发展,盲目向银行贷款,通常采取以现有的企业资产抵押来贷款,再用贷款去兼并别的企业,以此循环进行,达到迅速扩张的目的,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后果就是致命的。
在资本经营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很容易出现的"误区",即资本经营就是向外扩张,就是企业兼并,就是向社会融资。实际上这些并不是资本经营的全部,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资本运作,那就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一些并非不良的资产在"含金量"较高时进行出售,并借机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调整。

推荐阅读